相信我们绝大多数的人,总是想要通过占卜算卦来预知未来,希望能够借此逢凶化吉,催吉避凶。古时候就连君王在做重大决定(军事)的时候,也希望从占卜中能够得到启示。
众所周知,研习《易经》的人中,都口口相传一句话,叫“知易者不占,善易者不卜”。
说起来,“知易者不占,善易者不卜”这句话来头不小。
一句来自于儒家开山祖师爷至圣先师——孔子,一句来自战国末期儒家的扛把子——荀子。
孔子晚年为了读易,韦编三绝,最后作十翼,曾经高度赞扬《易经》,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:夫易,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。就是说,孔子认为,易经是我国上古先贤和圣人们,经过对宇宙天地极深的思考和研究而产生的一门学问。
反而荀子呢,虽然是没留下他读易的记载,但在他的著作中很多观点来自于《易经》,甚至多次直接引用,可见荀子对《易经》至少也是熟读多遍。
《易经》既然作为一部含有占卜成分的书,为什么反而说读懂《易》的人,反而不占卜呢?
这句话似乎有些不合道理,如果一个人善于占卜,他完全可以靠着预测,抢先一步抢占无数先机,谋取无尽利益,没有理由不去占卜。
是这样的两位儒家大师,在精研《易经》后却提出不占不卜,自然有其道理。
“善易者不卜”其实说的是一种境界,而且是易学的最高境界。
这句话指的是,你学会了易学,自然通晓天地万物运行规律,读懂了易经悟透了天机人道地脉,自然知晓事物的来龙去脉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还用去占卜吗?遇到事情根本就不用去占卜,善易者,对万事万物了如指掌,为何还多此一举去进行占卜。
易学专注于天行法则,地行法则,万物之行法则。天的本质就是时间,地的本质就是空间。上下四方为宇,往古来今曰宙。祖先仅仅留下《易经》这本记载有祖先智慧的著作。《易经》就是西伯姬昌根据祖先的智慧,编撰的卜筮著作。
《易经》的真正内涵在于教导人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,从而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,以此达到符合人们要求的结果。那些把易经研究透彻的人,心里已经明白这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皆有定数,是强求不来的。何必需要占卜呢?
人生也是如此。若是今天占卜到出门要摔跤,那么你可能为了避免要摔跤,那就干脆不出门了,这个不能做,那个不能做的。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。
若是一切都明明白白的,那人生岂不是索然无味。
比如:经商的人,逢事必去卜一卜,养成逢事必占卜的习惯而失去了自己基本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。要知道做生意不去认真进行市场调研,不去针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,而完全听信占卜结果。这本来就违反了易经的根本。与其通过占卜来让自己预知后事,还不如亲身去经历的好。
所谓占卜,其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,而当你想要趋吉避凶时,自私的意念已经存在——意念一旦产生,也就意味着吉凶开始出现。因为有私念存在,占卜也没有用——而且不但不准,想不通的还很容易“误导”。
其实,孔子所说的善易者不卜就是这个意思。就是这种圣人的关怀。我们一定要明白孔子话的体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