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绝大多数易学爱好者来说,阴阳学说无疑是人人耳熟能详的术语,但真正能够明白其中真意,能透彻地理解、正确地运用它的人却很少,对“阴阳”一词的概念都比较模糊,对“阴阳学说”的内涵更是理解不足,有的还能说上几句,但十分肤浅和简单。
很多研习易学的人之所以长期苦学却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,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阴阳学说在易学中如此重要,起到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,所以他们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都花在了易学的众多细枝末节上。
《易经》中的阴阳学说为何如此重要?
打个比方:要知道练武行家深知,精气神是武术的根基与灵魂,是武术真正的内功,各种招式只是武术的皮肉和架子,只有重视和善于修练内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“武术高手”,而如果总是热衷于花拳绣腿,那这样一辈子也不可能进入武林高手行列。俗称:“练武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。”阴阳学说就是易学的内功,要真正精通易学就非练好这个内功不可。
再打个比方:有个成语叫做“纲举目张”意思指的就是看问题、办事情就要首先抓住重点,如果不分主次,抓不住中心和关键,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。任何事只要能抓住关键,就能带动起方方面面。
举例:整个易学理论体系就好像纵横交错的一张大网,阴阳学说是这张大网的纲,其余分支理论都是这张大网的众多小目,只有抓住了纲,才能把网既撒得开又收得拢。(这样说你是否会更容易理解呢!)
易学范式里面,宇宙以“气”作为最本原的构成,一气分阴阳,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、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,是各种事物比如孕育、发展、成熟、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,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。概括来说,按照易学思维理解,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,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。
阴阳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!
《易经》说,阴阳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万物,万物的玄机都在这阴阳两个字里。简单来说阴阳就是同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面。
如上与下、天与地、动与静、升与降等等,其中上属阳、下属阴,天为阳、地为阴,动为阳、静为阴,升属阳、降属阴。
阴阳都有很鲜明的性格:对立,一看就知道,凡是凡是运动的,积极的,阳光的,美好的,贵的,热的,雄性,活着等都是属于阳。而反过来凡是柔软的,阴暗的,寒冷的,雌性,失去,死亡,低矮,丑陋等都是属于阴。
阴阳之理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,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。阴中也包含着阳,阳中也包含着阴,当事物发展到极端之时、阴阳开始转换,也就是阳极必阴,阴极必阳之理。
阴阳一词,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,简单笼统分为:阴阳对立(事物存在的现象),阴阳互根(事物产生的原理),阴阳转换(事物变化的过程)。
阴阳是对立的,又是统一的,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,所谓“独阴不生、孤阳不长”。没有阴、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,没有阳也就不需要阴。
阴阳学说还有很多的知识点,在这就不一一细说了。
阴阳相冲化万物,世间万物,皆有阴阳之道。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。古人与后人都对其领悟,拥有不同的见解,因其万物存于阴阳之道,所以几千年来,与阴阳有关的问题在各个学术中都有其影。比如:哲学、医学、艺术等。生活处处有阴阳。阴阳关系、理论学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。阴阳和谐才能万事顺意。
凡是研究易学者,要真正精通易学,必须先辨明阴阳,必须精通阴阳学说并用它去统率易学研究的思维方法。否则无准确可言!只有这样才能在易学研究与运用上取得实质性的重大进步和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