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 序
易云。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中庸云。凡事豫则立。不豫则废。玉篇云。豫或作预。由是观之。豫之字义。大矣载。今人但知金钱出入。须有豫算。而不知是非成败。祸福荣辱。尤当有豫算。否则患何以防。事何以立。然欲求防患未然。立事不败。必须求豫知之法。 欲求豫知之法。不能不读卜筮之书。顾卜筮之书。种类不一。惟壬课原本义爻。相传尤古。其推演之法。由占时而月将。是无极生太极也。由月将而干支。是太极生两仪也。由干支而四课。则太阳。少阳。太阴。少阴。四象生焉。由四课而发用。初传法人。末传法地。三才既具。五行备焉。神将定焉。神将既定。握其枢机。则天下万事万物。孰吉孰凶。孰悔孰吝。胥於此现象得之。岂独是非成败。祸福荣辱已哉。 余曩着命理探原。六壬探原二书。出版以来。辱承海内同好。不以肤浅见弃。而中华书局。达文社。竟以拙着命理探原为蓝本。惜其所编卜筮易知。仅论六爻。未及六壬。不免歉然。今沪上韦君千里。忽以新着六壬秘笈邮示。并索序言。余不禁为之狂喜。观其论入门。论神煞。论课体。论占断诸篇。编次简明。说明透辟。固可为初学之津梁。即高明之士。亦未尝不可藉此探讨。洵为壬学中不可多得之书。世之君子。苟欲豫知防患未然。及立事不废之法者。若取而读之。更获事半功倍之效矣。
徐 序
术数之学。以奇门六壬为最古。奇门始於伏羲。而传自文王。六壬始於黄帝。而传自姜尚。皆以卦为体。而为易之用也。同源异派。而各秘其术。子胥沼越。用在六壬。张良佐汉。用在奇门。迨夫李唐一行虚中之辈出。乃有星命堪舆之学。至於子平。始於宋之徐居易。年近而更下矣。明代禁习阴阳五行之学。术数悉失传。独有六壬大夫所喜习。相传不替。名作如林。推演阐明。代有作者。然刘赤口有言。书不尽言。言不尽意。学我者拙。似我者死。得心应手之妙。父不能传之子。师不能传於弟子。神而明之。存乎其人。盖其幽微玄妙。有如是者。是以习者虽多而精者不数觏。韦君千里。家学渊源。独能以浅显之笔。达玄奥之理。编此六壬秘笈一书。深入浅出。 为壬术另辟蹊径。洵可为独出心裁。善谈玄理者欤。夫学术之门。自规矩准绳而会其通。进而入於神化之境。为研习者必经之途径。将来之习壬术者。我知其必以是书为阶梯焉。爰乐为之叙。
自 序
古人问休咎,决疑难,无不赖之以卜。卜道夥矣。而精细详明。应验如神者。要以六壬为最。虽六壬之名。始见於隋书经籍志。而论者以为周语伶州鵰之对七律。实其权舆。下逮春秋子胥少伯。并以精於是术着名。吴越春秋越绝书中。俱载其事。则由来亦远矣。然其学源本律历。旁通义象。组织繁复。义理玄奥。前贤着述。虽不罕觏。类皆陈义过深。学者苦难索解。望洋兴叹。於是湮而不彰。斯道日衰。千里研究有年。毫无深造独到之处。幸而凡有所卜。尚获中肯。尝鉴人事日繁。决疑之学。当亦日亟。爰夤萃众说。采英撷华。并凭历年研究心得。分门编纂。提要钩玄。出以浅近之文字。草(六壬秘笈)一书。虽不足当高明之顾盼。倘亦初学之一助。惟初版伊始。鲁鱼亥豕。比比皆是。既蒙海内外学者。匡其伪谬。若不整理重印。多负雅爱矣。复以(秘笈)二字。命名不妥。改为(占卜讲义)。再卜剞劂。夫覆瓿之作。不知藏拙。徒以取诮。固胡为哉。盖仍有冀乎抛砖引玉。士君子之源源赐教耳。
全文书籍免费下载:鼠标指向下方列表,鼠标右键 "另存为"下载